东水关游记
十月的东水关,天色苍茫,夕阳斜落,金色的余晖洒落大地。古老的城墙遗迹孑然伫立着,砖色斑驳,透出古铜色的光泽,默默地昭示着百年沧桑。城墙根畔,垂柳成荫,草木旺盛,温柔的秦淮河静静地顺势伸向远方,婉转曲折,悠然回荡。一座五孔拱形大桥横踞河道,气势颇为雄浑,当地人称为“九龙桥”。相传,此桥为朱元璋所建,希望借助龙的神力镇住南京的风水。
不远处,城东干道像一条巨龙纵贯南北,两边高楼林立,车辆鱼贯而驰,空中划出不绝于耳的尖啸。行道上路人来去匆匆,如烟云般,点点融入那拥挤、嘈杂、繁忙的人间天地。
信步公园林荫大道,像跳入了另一片天地。在这里,没有迟到,没有忙乱,没有催促,没有责怪,似乎耳边总有个声在低语:“慢一点,歇一会儿。”时间老人就地打了个盹。
林荫道边大树参天挺拔,枝叶婆娑,树梢鹊声不时入耳。忽有一阵微风拂来,桂香扑鼻,沁人心肺。这味道恰好,多一丝嫌腻,少一分则淡,带着沉睡的香甜。道上行人三三两两。老人在搀扶下,慢慢地踱着;年轻人甩着膀子,轻快地晃着;孩子们在草地上,欢快地奔着;一只脱缰的棕色卷毛小狗,正围着一只黑色大狗,上蹿下跳地来回转着……
前方渡口处,有位零丁素衣妇人,侧倚大树,低头瞧着手机。稍许,不远小径传来一阵急促的铃铛声,拐弯处忽现一辆童车,却直冲向那妇人。一阵猛刹,“嘎”地几声,离妇人几步处险停下来。骑手是个男孩,身穿蓝色方格衫,头戴灰色球帽,瘦小圆脸,不足十岁模样。男孩发出“咯咯”的清脆笑声,胸脯不停地起伏,手下铃铛是按得更急更响了。妇人似乎被吓了一跳,“哼”了一声,挥手拍了下男孩的头。于是,男孩的脸上更加光彩,猛的一挺身,左脚一撑,车子来了个大急转,只见身子一躬,“嗖”的一下,车子就飞快地远去了。那妇人看着远方,怔了一会儿,将头又埋进了手机。周围又静了下来,柳叶沙沙作响,秋虫低声鸣叫,古老的城墙默默地昭示着。
我心里觉得有些深远的东西涌了上来,无际的沙漠中露出一截锈迹斑斑的青铜古剑,原始森林中小木屋青烟袅袅,老街小巷深处传来童年呓语,一轮鲜红的月亮高挂在穹庐之上……
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南京
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(改)南京